《阿含經》裡有一則海龜喻,是說要想得到人身,就如一隻盲龜,在大海中漂流,要找到一根可以倚靠攀救的浮木非常不容易,尤其浮木上還要有個孔,讓盲龜的頭伸出來以便漂浮呼吸,實在是難上加難,所以說「人身難得」!經典又喻示「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人身難得,生命易逝,我們能不好好珍惜,不好好修持這寶貴的人身嗎?
如今得了人身也聞了佛法,就應當好好實行佛法裏的教義。一位具德的上師灌頂加持有如將宇宙的大能量灌輸在你的身上,而受灌頂者亦需要具備基本條件接受灌頂。許多人有錯誤的觀念,就是以爲得了上師的灌頂加持,纍世業障就會消除,卻忘了自己是否具備條件。倘若我們每天都製造惡業,再大的法力也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惡習性。所有的諸佛菩薩們都是經過向内在觀察以及長時間的實踐才能夠證悟。我們須要知道一件事,我們的業障就如一個大水缸裏都盛滿了黑如墨汁的水,而這些水都是我們纍世以來自己添進去的,直到今天我們自己都還不停的添進去。就如小孩每天都讓母親打掃,而小孩卻每天都製造垃圾一樣的道理。
佛菩薩的加持就如乳白色的甘露倒入我們的大水缸裏,滋潤了我們的身心。但是這要因人而異,如果我們能夠停止每天製造妄想,保持每一念都是善念,保持利益人天的念頭,也具足身體力行,那麽我們就會比較容易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得到的加持力當然也不一樣了。
我們學佛的都相信因果業報,現在所遭遇的都是以前所造的因,如果我們遭遇的都是不好的,可想而知是我們以前所造的都是不好的因。所以我們應當減少製造不好的因,增加善因才能夠得到善的果報。
寺廟是一個很好修行的地方,裏邊可以讓我們很快的纍積功德和福報。我們可以在寺廟做一切利益人天的事情,包括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讓寺廟繼續運作利益更多的衆生。我們可以清理寺廟,讓其他進來寺廟的人感覺舒適,可以幫助其他人學佛,可以幫助不認識的人接觸佛法是一件大功德,他若修行成就,我們是功德無量。就如地藏菩薩本願經裏所説,佛陀成就后,摩耶夫人得生忉利天。
反之,如果在寺廟破壞裏面的和合,相對的果報也非常嚴重。若一位衆生因爲我們的緣故而離開了寺廟從此不相信佛法,斷了他的善根,這種果報并不是佛菩薩加持就能夠解決了事。更何況若是無數位衆生因爲我們的緣故而離開了,這種果報是無法想象啊!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妄心帶進去一個能夠改變命運脫離輪回的道場,這不但對自己一點益處都沒有,反而是害了自己。
還有一種惡習慣是在任何團體裏都會經常發生,那就是『兩舌』,這是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在道場裡面搞分裂、搞對立、搞幫派,如果這個道場的團體本來是和合眾,我們要是造兩舌挑撥離間,令團體不和合,這個罪就非常的重,在戒經裡面這個罪稱為破和合僧,是五逆罪之一,果報是在無間地獄,犯罪者應當懺悔發願永不重犯!各位應該共勉之。
根據佛經中記載當初琉璃太子想篡位成為新國王,就向迦毘羅衛國-釋迦族人宣戰。佛陀阻止了他三次,但在太子出兵第四次,佛陀正好偏頭痛,痛到無法阻止這場戰爭。佛陀的頭痛,釋迦族的滅族,都是有因果的。這又為什麼呢?過去世有一個村子,遇到飢荒時,村民只好捕捉池中的魚來果腹。那時有個八歲的小孩,看見有隻大魚張開嘴巴,覺得好玩,就拿樹枝朝魚頭敲了三下。當時那些村民輪迴為「釋迦族人」,大魚則投胎為「琉璃太子」。那些被村民殘酷地吃掉的魚,就是「太子的軍隊」。那個沒有吃過魚卻打魚頭三下的小孩,就是「佛陀」。雖然佛陀沒有吃過魚,卻敲了大魚頭三下,因此在第四次阻擾琉璃太子進城的關鍵時刻就開始頭痛。佛陀的頭痛,釋迦族的滅族,就是共業結果的例子。從這件事情中也説明了另外一件事,就是無論你有沒有意敲打那魚的頭,也都會遭受到同樣的果報,就算是佛陀也不列外!
很多時候我們忘了學佛的初心,以致嘴巴念佛,心裡卻養了一隻鬼。這隻鬼是依靠貪欲、憎恨、愚痴三毒為營養,而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滋養了它。形容是鬼的心已經是非常客氣了,其實這樣的心比鬼更可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被這樣的鬼心影響得糊里糊塗,千百世的輪迴都是因為它。寺廟是一個能夠改變命運增福報消業障的地方,如果能夠善用這顆無分別、無執著、無妄想的心在寺廟裡自利利他,那就真的是功德無量。修行就是要消除這讓我們繼續輪迴的心,因為它會完全破壞和顛覆我們的身心而導致我們的真實心不能夠顯現。更可怕的是如果運用這鬼心在寺廟爭議破壞修行眾等。那麼它會讓我們更快的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道。一旦到了三惡道就只有承受果報了,完全沒有修行的機會,需要經過累劫的時間去消除罪業,謹慎啊!
我們在人世間修行的目的地是要多聽聞佛法修心改變命運,增長善念。所以我們必須把握機會,認真學習佛法,先把這顆清净的心、能知能覺的心、不受環境影響汙染的心找出來,盡量減少使用那顆妄想的心,那麽我們才算是開始實踐佛陀的教法。
修行的過程會經過很多的考驗,知道自己走錯了方向時,立刻把心回歸正念,不要被環境影響我們的心去破壞自己的修行。只要有覺醒的心,任何時候都可以回歸正途。讓我們繼續調整正知正念的心,踏上正確的修行路程,發菩提心學習菩薩的慈悲心,才能自覺覺他,離苦得樂。
吉米藏 作
蓮緻上師 編輯